万山试验场区面向国家,同时面向广东、面向大湾区、面向海洋经济主战场,服务海洋六大产业,主要为智能船(艇)、海洋电子信息、波浪能、无人机和水下机器人集群等智能装备提供持续、长期的试验测试服务,同时还可为海洋观监测、人工浮岛、海上风电、海洋生物等仪器设备提供公益、开放、权威的海洋长期试验测试公共服务平台,为原理样机、试验样机的技术验证,为成果转化各阶段的技术状态、风险和经济性进行分析与评估。为国家海洋业务系统中的海洋仪器装备性能、适用性等进行测试和评估;为国家重大专项关键技术进行验证。

图片12

万山试验场各场区总体规划布局

目前万山试验场区处于研建阶段,计划至2025年,完成海上试验平台建设,包括:桩基式、锚泊式、浮标式、坐底式、水下移动式和智能船(艇)试验平台;建成海洋能装置和海洋电子信息设备测试与评价系统、背景场监测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及试验场保障与配套等设施;具备海洋观监测仪器设备、波浪能海洋能发电装置、人工浮岛、海洋电子信息设备、无人机等海上试验与测试能力。制定海洋仪器装备测试标准,并开展试验、测试与评价等工作。完成三角岛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保障基地、大万山岛测试保障区、赤湾海洋电子信息保障区建设。初步形成以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为核心,“技术开发—测试验证—成果转化—检验检测—定标准入”于一体的创新链和产业链协同攻关模式,打造国内领先的海洋仪器装备产业创新平台。

至2030年,建成智能船(艇)测试场、水下机器人集群、海上风电等测试平台;进一步完善海洋观监测仪器设备、波浪能海洋能发电装置、人工浮岛、海洋电子信息设备、无人机等海上测试区;进一步完善试验场海上及岛基试验区保障设施建设;健全海洋仪器装备测试标准及资质认证体系,全面建成功能齐备、配套齐全的国家海洋仪器装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形成以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为核心的涵盖海洋装备、海洋科技、海洋能资源利用、海洋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国家级海洋装备产业集群。建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公益、开放、权威的海洋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海洋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进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海洋事业发展。

围绕海洋仪器装备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对万山试验场建设的需求,开展三角岛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保障基地、各场区海上试验区和岛基试验区建设,实现试验、观测、通信、定位导航、供电与通信、海情监控等基本功能。开展各场区配套系统设施建设,建立完备的海上试验平台、测试与评价系统、背景监测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测试验证体系、教育基地、合作交流基地、服务保障基地等,为各场区的运行提供保障。

场区优势

(1)自然条件优越

万山试验场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能资源。大万山岛是中国海洋能资源最丰富的海域之一,具有天然优良的环境条件。大万山岛全年的主要风力为秋、冬、春季的东北季风和夏季的西南季风。大万山岛北侧有白沥岛,西侧有小万山岛,东南侧15km有庙湾岛和北尖岛。整个岛屿受到东北、东、东南、南、西南各方向的浪,而大万山岛南侧则是各方向的波浪均可抵达的点,全年均具有最好的海浪,拟选试验区海域具有良好均匀的波浪,开阔平整的海底,非航区、非渔区,不占用航道和锚地,且与临近的白海豚保护区无用海冲突,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要求,满足海洋波浪能测试区条件。

(2)位置优势

万山试验场区位于珠海市和深圳市,地处珠三角腹地,比邻港澳。

珠海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同时作为粤澳深度合作区的主力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作为全国与港澳陆地相连的湾区城市,珠海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和创新高地,开辟了“港澳市场及创新资源+珠海空间与平台”的合作途径,是国际创新资源进入内地的中转站。历年来,珠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不断增强。吸引了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大科学工程落地珠海,科技研发、转化能力突出,具备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良好基础。近年来,珠海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海洋经济已经成为珠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但海洋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与高风险性决定了海洋经济发展的高新技术特征。珠海市区位优势凸显,为海洋科技协同创新、海洋产业融合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等创造了机遇和条件,为珠海场区落地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深圳是驱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中,深圳定位为国家创新型城市以及努力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关键要发挥创新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在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制造创新和服务创新上发挥主导作用。近年来,着力打造深汕合作区,力图将深圳的产业创新能力、文化软实力、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设现代化国际创新型城市。让深圳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深汕合作区更是作为粤东通往珠三角地区的桥头堡,背靠珠三角广阔腹地,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在深圳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深汕合作区是新兴产业主要聚集区之一,涵盖机器人、新能源智能汽车、航空、节能环保、高端能源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有力支撑海洋试验场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