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动力环境实验室是自然资源部系统内规模最大的动力环境实验室。实验室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在室内模拟再现海洋风、浪、流等动力环境,为海洋监测仪器设备和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装置提供公共、开放、共享的试验测试平台,促进我国海洋仪器设备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实验室的功能定位为海洋科学研究室内试验平台、海洋监测技术装备室内综合试验测试平台、波浪能与潮流能发电装置室内定型测试平台。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监测仪器设备动力环境模拟与试验分析、海洋能开发利用装置室内定型测试分析,可进行海底固定、锚系漂浮与走航等多种类型的海洋监测仪器设备研发、产业化过程中原理样机、大比尺和中小比尺的物理模型试验。

海洋动力环境实验室外景
实验室包括多功能水池、多功能水槽、静态测量水池、剖面观测测试井四个试验设施。
实验室拥有国内一流的试验环境,可模拟再现海洋动力环境,产生最大风速为10m/s的风,最高为0.6米的波浪,最大流速为1.5m/s的循环水流,可实现风、浪、流单一要素与多要素环境的精准模拟。同时实验室配置了专用试验设备,极大提高了实验室的测试能力,主要试验设备如下:
(1) 配置了高精传感器与配套设备,可现实波浪、水流、风、拉/压力等试验要素准确测量;
(2) 非接触式六自由度测量仪,可在不接触模型的情况下准确测量模型的六自由度运动,测试范围达6m×6m;
(3) 例子图像测速仪(PIV),可准确测量与分析小尺度范围内的复杂流场;
(4) 高精功率分析仪,可准确测量发电装置输出电气参数等等;
(5) 试验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可实现多功能水池全池与试验区水上水下的全覆盖高清监控,可不同方位记录试验全过程与试验装置的状态。
除此之外同时,实验室配有国际领先的水动力仿真软件FLUENT、CFX和AQWA等,可对海洋仪器设备进行数值仿真分析。
实验室已开展了1:28锚泊浮台模型、1:80船舶模型、不同比例的波浪能发电装置模型、不同比例的潮流能发电装置样机、波浪滑翔器样机、水下机器人、不等比例的浮标模型与海洋监测设备等试验测试,取得了丰厚的科研成果。
作为开放式、公益型的海洋监测仪器设备和海洋能发电装置试验平台,海洋动力环境实验室将面向全国、服务公益、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还将作为开展国际和区域海洋科技合作的良好平台。实验室的运行将为海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提供有力平台,对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依据实验室的特有优势,在海洋监测仪器设备检验、测试、比测和定型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